全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是構建產業鏈的主體力量。作為國民經濟“頂梁柱”、產業發展“領頭羊”,近年來,中央企業積極補鏈、強鏈、固鏈,帶動各類經營主體參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切實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前段時間,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同志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國家電網、國家電投、中國移動、中國中車與各類所有制企業互利合作,共同探索產業鏈融通發展的實踐案例。小新聚焦這4個案例為您帶來系列報道,此為第一篇《這朵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如何承載無限“風光”?》。
這朵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如何承載無限“風光”?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能源結構調整和減碳效果逐步顯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依然面臨資源環境、系統消納、補貼運維等難點痛點,亟需互聯互通的新能源業務管理和服務平臺,連接新能源產業鏈所有相關方。
國家電網順應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相融并進的趨勢,主導建設新型能源數字基礎設施新能源云平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全價值鏈、全產業鏈、全生態圈的業務深度融合,聚集全數據要素,提高整體資源配置效率,服務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新型能源體系規劃建設,構建“橫向協同、縱向貫通”和“全環節、全貫通、全覆蓋、全生態、全場景”的開放服務體系,為促進新能源發展、推動能源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01、提供“云”服務 促進新能源并網消納
新能源云平臺于2018年6月啟動系統設計,2019年5月在寧夏開展試點建設,2020年6月在27家省級電力公司全面部署應用,2021年4月20日新能源云正式發布上線。
新能源云基于云計算技術,實現各種終端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和碳達峰碳中和等業務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能源數字經濟平臺。新能源云的“云”端服務,可以連接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力、協同發展。
目前,新能源云接入新能源場站超530萬座、裝機8.6億千瓦,服務各類企業1.6萬余家。平臺匯聚風能太陽能、生態紅線、地形地貌、土地性質等資源數據,輔助開展新能源發電出力預測和風光資源開發潛力研究,為規劃編制和建站選址提供參考;平臺提供新能源發展與消納、場站運行出力等信息資訊,在服務社會大眾、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等方面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在新能源云平臺上,建站并網、消納分析、補貼申報等全流程服務一目了然,廣大電源客戶通過新能源云外網PC或手機APP即可辦理接網業務,還可在線實時查詢項目接網業務流程和辦理進度,實現業務網上辦、進度線上查。平臺功能不斷創新,客戶范圍逐步擴大,業務辦理也更加公平、公開、公正。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深化應用新能源云,全力服務甘肅“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并網,大幅縮減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業務辦理時長;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應用新能源云跟蹤重要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進度,有序推進并網申請、合同簽訂以及并網驗收各環節工作,為新能源發電項目規劃、建設、并網等提供全流程線上服務。
此外,新能源云還可以滾動計算分區域、分省份新能源消納能力,預測年度及中長期的新能源發電量、利用率、新增消納空間等指標,引導新能源科學開發和合理布局,促進新能源發電量和利用率齊升。
2023年4月,國網華北分部組織開展了京津唐電網“十四五”“十五五”新能源消納分析集中工作,基于新能源云平臺科學搭建與實際運行情況更加吻合的電力系統生產模擬模型,開展了 2025年、2030年京津唐電網新能源消納利用率測算,支撐提出促進新能源消納利用的綜合措施。
02、打造“云”生態 保障產業鏈安全穩定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云涵蓋風光資源、開發規劃、電站建設、接入并網、補貼結算等新能源產業全壽命周期環節和上下游全鏈條企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升級。
新能源行業涉及規劃、建設、并網、運行、交易、補貼、結算等多個環節,其中補貼環節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意義重大。
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云累計對外公布44批補貼項目共計超4.5萬個、裝機超2.1億千瓦。這些新能源企業經新能源云補貼申請及確權獲得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格的同時,還可以結合地方相關政策申請綠色貸款,擴充運轉資金。
據了解,除了補貼申報業務流程外,新能源云還提供相關輔助服務,如匯聚風光儲氫新能源全產業鏈圖譜、產業集群分布及產能分析,支撐新能源產業鏈規劃布局;新能源發輸用儲全過程數據信息,包括新能源發展與消納、保障性收購、場站發電出力、政策技術等,為各級能源主管部門提供相關決策及資訊服務;還有電價百科歸集各省各區域燃煤基準電價、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信息對外展示,方便發電企業用戶查看歷年上網電價與補貼信息。
此外,新能源云在推動分布式光伏配網承載力計算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以來,河南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位,2023年進一步跨越至“月增百萬千瓦”新常態。在裝機規模快速增加的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相關企業和用戶不了解電力供需形勢。2023年10月26日,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依托新能源云開發建設的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承載力與可開放容量發布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承載力與可開放容量計算結果以鄉鎮為單位呈現紅色、黃色、綠色區域,引導分布式光伏有序接入、推動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為社會各類公眾選取分布式光伏接入區域提供參考。
據了解,平臺計算數據來源于實際系統運行數據,能夠真實反映各地當前電力供需形勢,同時及時將負荷增長、儲能建設等有助承載力提升的建設成果應用到計算過程,保證計算結果更加準確;計算過程中電網拓撲關系和運行數據全自動關聯,大幅提升計算、審批、發布全流程效率。
新能源項目接網全部公開透明線上辦理、補貼申報管理全過程線上服務、新能源產業規劃布局及產能分析、分布式光伏承載力與可開放容量評估等一系列云端賦能新舉措,顯著提高了服務效率,助力新能源企業“早并網、早發電、早收益”,促進新能源有序發展友好發展。
03、開辟“云”路徑 節能降碳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依托新能源云試點碳中和支撐服務,國家電網公司為各類主體提供碳管理服務,賦能綠色低碳發展。
在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實現公司“雙碳”貢獻力監測分析,推進公司各級單位辦公樓宇綠電消費全覆蓋,助力公司碳管理提質增效。
“一鏡芙蓉外,千山睥睨中。”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湖州于2021年開展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撐服務試點建設,成為新能源云的“碳路先鋒”,助力守護綠水青山。
新能源云浙江湖州碳中和支撐服務試點,以測、評、用、治為導向,對煤、油、氣、電等39類消費數據和經營數據進行定期智能歸集后進行統計與核算,創新構建“碳效碼”智能對標體系,一碼顯示企業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及碳中和進程。基于新能源云碳效評價,湖州供電公司為用能企業開展“供電+碳效”服務,幫助企業優化用能方案,并可獲得政府部門給予企業貸款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和支持。
目前,新能源云“碳效碼”已推廣至浙江全省,覆蓋全省41個行業、4萬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助力企業獲得綠色金融貸款650億元,促成綠電交易18.6億千瓦時;累計節約用能2.4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萬噸。
以“碳效碼”為典型應用,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撐服務貫通碳—能—電產業鏈條,創新建設“碳公信、碳價值、碳研究、碳生態”四大應用體系,開發碳實測、碳監測、碳賬戶、碳普惠等核心功能,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服務“雙碳”目標落地,助力政府開展碳監督、碳管理、碳效評價工作,幫助企業便捷化開展碳排放監測、碳趨勢追蹤和節能降碳工作,增強了社會公共“雙碳”管理意識。
在天津,寶坻區九園工業園區和小辛碼頭村分別依托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和綠色鄉村旅游被稱為“一園一村”。新能源云天津碳中和支撐服務平臺接入了九園工業園區181家企業和小辛碼頭村88家農戶的能源消費數據,通過全時、全景、全流程的動態碳排放監測,推動園區產業升級和鄉村生態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印發《“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提出“深化應用推廣新能源云,打造新型能源數字經濟平臺”。作為新能源行業的“數字大腦”,新能源云正在勾勒著人們對數字化、智能化能源電力的未來展望。下一步,國家電網公司將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攜手各方深化新能源云應用推廣,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新型能源體系規劃建設,推動產業鏈融通和高質量發展,為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揮新的更大作用。
上一篇:12個電力大模型案例
下一篇:盤點!2月電力行業人事變動